• Sort Blog:
  • All
  • English
  • 在日本的故事
  • 日本求職
  • 日本職場文化
  • 日本觀點
  • 日本語
  • 未分類

從公賣局到全球Top3的國際菸商Japan Tobacco

日本企業case study,是要study什麼呢?

是這樣的。在日本工作一段時間,覺得整體而言,在日本企業工作效率不高、不創新,但是同時又覺得為什麼日本可以在世界的商業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尤其講到國際化這個部分,平均來說日本人的語言能力不強,對異文化的接受程度似乎也不高,但是日本國際化的公司卻不在少數。

所以,日本企業case study是想看看「似乎工作效率不高,加上很像不怎麼創新」的日本企業靠什麼在跟人家競爭、又是怎麼跨出國際的。另外,在文章最後也會順便寫一下研究企業的徵才資訊,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應徵,幫忙滲透到公司裡多了解一下。

READ MORE

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的商業模式

最近大家來東京玩的時候,我想其中一個必去的景點是位在代官山的「蔦屋書店」,號稱「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 今年5月開始,在東京的另一個鬧區二子玉川又多了一個「蔦屋家電」,在網路上又是一陣瘋傳。

不僅在台灣有高人氣,蔦屋書店最近也成了日本媒體討論的話題企業之一。

蔦屋書店目前也捲入了一個社會爭議中: 圖書館經營。日本公立圖書館嘗試讓蔦屋書店利用他們企業經營的方式,來挽救圖書館利用低迷的狀況,但是社會評價兩極,也讓經營蔦屋書店的CCC (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集團成為了話題企業,READ MORE

從藍海策略看日本企業的下一步

看日本的商業雜誌是蠻有趣的。

看久的感覺是,日本企業面臨的許多問題其實跟台灣很像。像是企業國際化的問題 (日本/台灣企業要怎麼從全球吸引優秀人才)、企業管理(日本/台灣企業的管理文化適不適用於管理外籍人才),或者整體的工作環境像是,加班(日本/台灣企業如何改變工作型態)、新創事業比例偏低 (日本/台灣怎麼鼓勵、培養新創事業)…。READ MORE

破壞性創新理論大師Clayton Christensen 看日本企業競爭力

大家知道破壞性創新理論大師Clayton Christensen嗎?

如果不知道的話,或許他在TED的演講「你該怎麼衡量你的人生?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是一個認識他的好機會。Christensen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而破壞性創新理論(Disruptive Innovations)是他眾多理論中最著名的一個,說明像是華碩如何藉由用較低階產品進入市場,最後將打敗Dell。READ MORE

Honda 宣佈「英語」作為公司內部公用語言

在台灣找工作的時候似乎有一個感覺,就是公司有分三種: 第一種是台商,第二種是外商,第三種是日商。日商其實也是「外商」,為什麼要把它分開叫日商呢? 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進日商通常要講日文,其他的外商,管它是美商、荷商、法商、瑞典商,全部都講英文。要進日商的條件,通常要具備的條件似乎不太一樣 (至少以語言來說)。READ MORE

從TOYOTA的三個「前所未有」人事變革 看日本人才趨勢變化

日本經常說「沒看TOYOTA,別說你懂日本經濟」。反過來說,想了解日本經濟整體的情況,其實只要看TOYOTA公司的經營狀況就可略之一二。

TOYOTA今年發表營運成果,2014年度的營餘突破2兆日幣,呼應了日本整體經濟的改善 (今年日本總共有51家公司獲利破千億)。其中的原因除了日幣貶值之外,過去幾年日幣高居不下時,積極改善經營體質也是獲利大幅改善的原因之一。READ MORE

怎麼改革日本企業文化? LIXIL: 砍掉重練,讓專業的來!

上次「日本企業什麼要雇用外國人?」裡介紹的武田藥品之後,又有一家瘋狂的日本企業出現。這家公司叫LIXIL,這家公司做了什麼事? LIXIL從今年4月導入新的經營體系,整個公司經營高層都是獵人頭過來的,取締役裡10個有9個是外部招聘,整個LIXIL Group的執行役員16個人裡也有11個是外部人材,又是一個日本企業史上前所未有的經營改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