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白領到青森小鎮:Anyu 用影像文章記錄在日台灣人的故事
許多人來到日本,可能是求學、可能是工作,在大都市的脈絡中尋找自己的位置。Anyu 的故事,也從一條相對典型的路徑開始READ MORE
許多人來到日本,可能是求學、可能是工作,在大都市的脈絡中尋找自己的位置。Anyu 的故事,也從一條相對典型的路徑開始READ MORE
Rita,一名旅居東京超過十年的台灣人。小時候對唸書不在行的她,一頭栽進音樂世界,卻又在人生的旅途中,大轉彎來到日本。她從一名採購人員,到海外業務,最終成為一名日文老師。背後究竟是什麼力量與契機,讓Rita從一位被認為不會唸書的小孩,最終成為一名日語老師呢?READ MORE
每個想進入日本的外商公司都希望自己的產品可以成功打入市場。但是除了產品本身必須適合日本用戶之外,適時找到能幫公司立足日本的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此需求,每個公司依策略不同大致上可以從下面的三大方向去準備徵才:
在日本疫情中,許多的實體聚會被擱置快三年,三年中全部轉變成網路上的分享。我自己常在家附近辦的在日台灣人聚會也同樣的荒廢許久。在去年年底,感覺到大家對疫情已經沒有不理性的恐懼,我就再開始籌辦聚會, 三年來的第一次聚會就有近40個人報名, 讓我深感實體社交需求的爆發。READ MORE
從小我就對日本文化很有興趣,先是從JPOP,之後喜歡上日劇,讓我認識了日本人這種生物,而對他們的生活方式深深著迷,嚮往著有一天能去日本生活。大學主修日文,畢業之後的第二份工作也進了一間日商的台灣分公司,覺得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我在台灣出生長大,在14歲的時候和媽媽跟哥哥移民到加拿大。我們家不是一個富裕家庭,到了加拿大之後也因為種種原因家裡經濟狀況變差,導致我高中肄業,從18歲開始自力更生。為了生活,同時手上有三分工作是很平常的事。READ MORE
在2019年時,日本訂出了明確的政策,希望能在2025年,將國內非現金交易的比例提升到總交易額的 40%,其中的一個誘因, 就是為了讓 2020年的東京奧運開始能夠更與國際接軌,促進日本跨國經濟的發展。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