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自己的心去接受世界:專訪「微光日常」作者郭誠涵
「我一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為了彼此的心靈提升。」
誠涵給我的書裡,挾著這麼一行字。在幽暗的巧克力酒吧裡,我聽著她總結新書「微光日常」的心路歷程,默默思索著背後所代表的強大信仰。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讀到的書,已經不只是一本流浪者日記。在這本書背後的作者,是一個懷著一股強大力量在活著的,在所及之處都盡量給予人溫暖的,閃閃發光的人。誠涵在書裡所呈現的她,不只是簡單的心情記事,也不是少女的無病呻吟,而是真的有她想和讀者傳達的重要信息。
從亞洲到歐洲,再輾轉從北美回到日本工作,她還是始終相信,自己的心怎麼看世界,才是最根本的。這是她經歷了多少人事物的變遷之後,給自己的期許與註解。人與人之間,無論有過多大的波瀾,誠涵也總是盡最大能力去維持良善的關係。
也因此,書裡描寫到的那些點滴,無論是辦公室文化的不適應,或是在紐約不見天日,但最後留下記憶的還是與同事並肩散步的時光等等。還有在東京時與人又近又遠的距離,在台灣時與父親天人永隔的那一段與家人一起沉澱的時間,誠涵與每個遇過的人都似乎會激起一種漣漪。一種特別美麗的漣漪。
在此紀錄與她的專訪。從她而來的文字,更加有力量。
Q:這本書對你來講代表著什麼?
這本書是自己一份很深層的總結。這幾年因為生活和工作波盪,日子起起落落,如果再不找機總結,很容易當時的心情或決定就在日復一日的日子中消逝。害怕自己事後回看這些決定會不記得。所以我這本書對我最重要的意義,就是給了我一個機會認真的總結我的生命。
在寫的過程中是有些痛苦和不適,因為真的需要花很多心力回憶情境,去想當時的心情跟後來發生的事。我有認真的去想情發生的原因,自己的處理方式,以及想要走的方向。在這過程中,也一直和自己現在生活校對: 現在生活,跟我當時的決定方向一樣嗎?這無論對當時還是現在,都是一個很細緻的考察。
有些生活面向確實當時的抉擇和現在想做的已不同,但也沒關係,因為清楚知道做決定背後的理由,決定後帶來的後果,脈絡清晰。若哪一天我有一些新的想法,我也知道怎麼走回,再次做決定。路徑很清楚的時候,生活才不會糊糊的就這樣過去。
現在書出完之後再回頭看裡面的內容,傷感的情緒已經不多,真的只是一個總結。也給了我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多期待,目標更堅定的信心。
Q:寫這本書有什麼意想不到的地方嗎?
回到想要寫的情景比我想像中麻煩又困難許多。寫的過程我發覺,我對一些事情記得很清楚,但對背後的心情已經離很遠——尤其是25歲這個分界線。那兩年先後經歷幾次跨洲搬家和爸爸的過世。與現在相比,24、25歲時,那種心還在探索世界的狀態真的差非常多。我非常擔心會寫不出來。但這也給了絕對的動力要趕快把這本書完成。
所幸一旦開始之後,很多回憶就回來了。然確實已是一塊不特別去想,並不會很常會碰觸到心情和回憶。
Q:藉著寫這本書,你覺得在這些年有什麼東西是你一直堅持,沒有改變的嗎?
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是待人處事上我希望追求的態度跟互動的方式從來都不想妥協。可能工作性質的關係,生活中互動容易淪落到針鋒相對的輪迴,陷入一種需要踩誰上去才能向上的狀態。周圍很多人確信,即便踩人不一定會成功,也還是要試試看——因為不這麼做他們就上不去。
我想法則是完全相反,不覺得社會一定要是這樣子,所以只要可以不要惡性的互動方式我盡量會避免。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在工作中非常的痛苦,尤其是在剛畢業社會化的過程。所有人都會經歷從學校到出社會那迷茫、找不到生命目標的狀態。然這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變成「大人」後也不一定就比較有目標。部分外相上的篤定,也只是因為被生活推著往前走罷了。所以雖然社會化的過程很痛苦,卻又是很深刻的探索。
這疼痛的探索期間很短暫,真的就是剛畢業到第一份工作那個小窗口。多數人在疼痛過後會開始妥協或是覺得習以為常——習慣地生活的無奈,還有人和人之間的不友善。
我不希望這樣。不希望自己變成這樣的人,也不希望互動的人變成這樣。
我從不覺得「善良」表示「無知」,善良是你在清楚所有後,做了一定的權衡,而這不會沒有意義。這幾年的生活中,也一直得到很多善良的眷顧和陪伴。當年工作上有摩擦非常多的上司,很多其他合作的同事都是採取激進的方式,最後兩敗俱傷。而我則是在自己快受不了的時候選擇離開。那時候看覺得自己很懦弱,現在反而覺得很慶幸。在很多年後,如今不同的環境下我們反而成為朋友。
在自己盡可能的範圍內,跟人保持良善的關係——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堅持。關係不一定要親密,但希望可以圓滿。
Q:有什麼事情是你覺得改變最多的嗎?
對日本的感覺!超瞎的。第一次來的時候信誓旦旦覺得「老娘絕對不會回來!」結果這次從紐約搬回東京,在疫情下還過了非常充實又快樂的一年。所謂自打嘴巴(笑)
另外一個則是對工作的定位,具體來說是工作在生命中的比重。第一份工作開始不久後,我就發現不喜歡那份工作,因為不覺得在做「對」的事,他只是一個維生的工具。從那時候開始就立志,一定要去做自己認可的「良善行業」。可能是去NGO(公益機構),或是自己開公司等。
而這幾年的轉變就是對這個定義的詮釋。我開始覺可以保持一個良善的心,在不同工作崗位做同樣的事,但帶來不同的結果。剛畢業很想創業的時,就有前輩提醒我:即便只是在公司內當一個溫暖的力量,都不容易。
那時候對這句話可以理解,但不甚解,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落實到生活層面上。現在不能說已經會了但是比較能夠去體會。雖然不知道眼前這個工作能夠做多久,做到這一行的頂端也並非我的人生目標,但現在我就在這個位子上,想把這個工作做好。
當你對事情本質有更多的了解跟看法,你對它能呈現不同的形式也會有不一樣的解讀,慢慢不再拘泥「一定要這樣」。比如需要幫助的人不一定是一般所認知的那麼狹隘:生病或者貧困。可能周圍的人即便生活外相上看似穩定平順,也有他們需要幫助跟被陪伴的地方。
Q:在書裡面有一篇提到你在外接到爸爸去世消息時的心情,也有很多讀者非常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再多講一些你的感觸嗎?
我們家是佛教徒,所以對於「死無定期」,「生死無常」這些概念算有耳聞。當然了解這個概念跟實際上的面對,「要如何面對」和「能不能面對」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
在這過程看到媽媽面對這件事的很多脆弱,讓我更了解媽媽。原來媽媽有很多面向,並不是只有她在照顧我們堅強的那一面。也對我自己更了解,原來我在重大傷痛前,會把情緒藏的很深,習慣情緒先收起來解決問題。不知道是因為老大的關係還是媽媽已經很脆弱了,當年那個當下所有人對口都是我,小家庭內部的姐妹跟媽媽,大家族兩邊的家人,以及其他許多親友,所以就會很自然地進入處理事情的角色,好像習慣先將情緒藏起,最後很漫長在內心發酵,很長時間的難過。
原來,我不是一個能像一般人一開始那樣的大爆炸的人呢。
Q:這本書的軸心之一是【家】的定義。居住過那麼多的地方,你覺得哪裡才是你的家?
「只要是自己核心所在的地方,哪裡都是家。」那是我剛剛留學的時候寫的。
我跟台灣一點都不熟,但台灣讓我很自在。自己在認知上也覺的是台灣人。成年後在台灣常住就僅留學前那半年,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我爸媽是台灣人,所以一些文化、語言、 生活習慣還是「很台灣」——台灣一直都會是我組成很重要的一部分。
每次搬家的時候都有契機可以回台灣,但總覺得那是我的終點,如果回去了就不會再出來,所以幾次輾轉想到台灣時反而備感壓力。現在如果有機會一定不會再這樣想(笑),畢竟誰能真的定義自己的「終點」?如果可以有機會在台灣生活,近距離陪伴家人我會很開心。
而荷蘭則是第一個離開家後常住的國家。這份情緣一路從從交換學生到後來的碩士,延續到之後在阿姆斯特丹半年的工作。荷蘭對我來講是一個有很多年少回憶的地方。我從第一次在荷蘭當交換學生的時就非常非常喜歡荷蘭。那邊無論是風土民情,還是生活的習慣,都跟我的生活價值觀非常的合拍。曾經的一位荷蘭戀人,也讓我有機會我二十初時候頻繁往返荷蘭,和他家人密切相處,更了解當地的文化,也加深了對荷蘭的情感。
不過如今想想,日本在我心中的定位也越來越不一樣。一直以來都對日本抱持著「觀察員」或者「來玩」的心情,過去一年也確實玩得非常開心。但是因為疫情的緣故日常生活節奏轉變,開始和附近店家認識。過程中互相成為朋友,了解他們的生命,突然日本似乎對我來說也有一點點「家」的感覺,有了在乎和想要聊天的人——這應該是一兩年前的我無法想像的 。
Q:你有藉由這本書想傳達給讀者的訊息嗎?
人跟人之間的相遇,真的是為了彼此的心靈提升。無論跟這個人,或是跟周圍的環境是怎麼樣的關係,當時是好還是壞,他都會給你帶來一份作用力。而有沒有辦法把它內化,然後正向的發展,就是看自己了。即便可能當時的狀況或交情並沒有很圓滿,但是這段關係是好是壞,跟他對你有什麼樣的作用那是兩件事情。你可能當時跟這個人互動沒有很愉悅,但從中獲得正面的作用,反之亦然。不是所有良性的互動,都會轉成正面的影響——這都很取決於自己。
很老套的講法,但有句俗語說碰到困難的時候 「愚者轉境,智者轉心」。很多的不開心,情緒的反應真的是周圍的環境造成的,還是當時心中的藉由外境的反射?從這個角度思考,本來很多事情好像無法改變被外力逼迫,突然都可以鬆開了。
我覺得自己會回到日本也是這樣的心情。第一次在日本很多不順或難的點,和日本並沒有關係,只是呈現出我心的一個反應。再來一次,如果我心更強大,我的核心更圓滿時,是不是就可以在日本過得比較自在?
這次回來日本完全沒有困難嗎?也不是,說語言上還是非常的不通,一些習俗還是很不懂。第一次住在人際和工作上碰到的困難,那些心情現在多少還是有。但現在對於這些問題,可以更從自己身上去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不再只是想要逃避,覺得換個地方就會更好。
如果可以打破固化思維會解決很多現在的不滿足,因為不再相信真的只有一個地方才能快樂——這樣的心情,說不定可以對現在的狀態有更多的從容。
《微光日常》
博客來:https://bit.ly/3ljplDZ
金石堂:https://bit.ly/3hytFwI
誠品:https://bit.ly/3htOny0
Facebook:微光日常
作者簡介:
郭誠涵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 荷蘭萊頓大學國際稅法碩士。
居住過的城市:台北、北京、上海、鹿特丹、萊頓、阿姆斯特丹、東京、紐約。
專業吃貨,業餘律師。
Latest posts by Irene Lu (see all)
- 東京蒙特梭利學校校長專訪 – James Moore - 2022-02-25
- Interview with James Moore, Head of School at The Montessori School of Tokyo - 2022-02-25
- BXG(Beyond Experience Group) – 連結台日,超出你想像的公司 - 202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