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in a name? 中文姓名在日本
2015 年我寫過一篇〈驗證在公司裡使用英文名字的迷思〉,當時是任職於美商公司的台灣分公司,基本上還是跟台灣同事工作。事隔多年的現在,我搬到日本了,並且在外國人員工高達六成的公司工作。總共加起來在日本也居住三年了。這次就來說說所謂台灣人的中文名字在日本的情況吧。
比本名重要的日語發音假名轉寫
我初到日本時的居留證裡面並沒有漢字姓名,只有護照上的拼音「Chuang Yu Cheng」,順序比照日本的姓前名後。這就成了我的正式名字,因為日本的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只承認居留證上寫的姓名,即使出示護照也不被認可(但是台灣刻的漢字印章被承認了)。真正「取回」漢字姓名的時候,已經是更新在留期限(居留期間)拿到新的居留證的時候了。
但除了漢字或是羅馬字的姓名之外,日本生活中會很常被問到「姓名的日語發音」。實務上是替原本的姓名(不管是什麼文字)加註日文的假名發音,表單上會標記「セイ・メイ」或「フリガナ」等。舉凡銀行開戶(關係到公司的薪水能不能轉到你的戶頭,以及自動扣帳能不能成功)、年金、甚至網上預約餐廳、理髮店等,很多情況下會被同時要求填寫「姓名和假名發音」這樣的組合。
對於日本人來說,看到羅馬字拼寫的姓名,第一反應就是用熟悉的英語來讀。我的拼音姓名照字面用英語讀的話,「Chuang Yu Cheng」就變成了「チュウアン・ユーチェン」。我聽說過有些人會用這種方式開戶、註記戶籍的別名,一方面也可以省很多麻煩,畢竟羅馬字照英語的發音對日本人來說很直覺也不陌生。
然而,畢竟我是和日本人一樣擁有漢字姓名的,就算不被官方承認,心底總是堅持要有一個跟自己漢字姓名有關聯的名字。於是我便給自己取了一個非正式名字,是中文姓名的日語發音。中文名字是「莊育承」,日語音讀裡變成了「そう・いくしょう(Sou Ikushou)」。從台灣或中國來日本的人,有不少人會採用這種發音。如「王」讀如「おう(Oh)」、「陳」讀如「ちん(Chin)」。
而這種規則當然也不是我發明的。在日本的新聞報導中,出現華人姓名的時候,發音大部分是日語音讀。如蔡英文成了「さい・えいぶん(Sai Eibun)」,賴清德成了「らい・せいとく(Rai Seitoku)」,而習近平就成了「しゅう・きんぺい(Shu Kinpei)」,偶爾會讀成「シー・ジンピン(Shee Jinpin)」,但機率不高。也就是說,現代日語中本來就有用日語音讀去讀華人漢字姓名的習慣,我取用日語音讀當姓名發音,應該是合乎文化習慣的。這也很符合漢字文化圈各自用當地發音規則的習慣,畢竟我們台灣人也擅自用國語發音直接讀日本人、韓國人,甚至香港人的名字。
那麼實際上有遇到什麼障礙呢?可以說並沒有太大的障礙。事實上,連銀行都承認了我自己取的日語發音。首先銀行在我開戶時接受了,後來不管是薪資轉帳、辦信用卡、投資帳戶、自動扣繳帳單,只要假名一致,就沒有問題(更精確地說,是被銀行的電腦結清系統受理了)。可以說,假名拼寫的一致性,比姓名是漢字還是羅馬字還重要。
於是「そう・いくしょう」就變成了我的半正式姓名。
而我可以擅自取發音,我認為,這跟日本的姓名文化有關。
名從主人的日本姓名發音原則
在日本生活三年來我注意到,日本人對於姓名的漢字該對應什麼發音,並沒有很嚴格的要求。
在台灣的國語裡,一個字基本上只有一個讀音;若有兩個音的話,會被稱為「破音」,也就是說國語重視由官方指定的正確的發音,超過方言發音。舉個例子,小時候我的國語課本裡「滑稽」的「滑」發音是「ㄍㄨˇ」,最近的課本變成了「ㄏㄨㄚˊ」。如果考試寫「ㄍㄨˇ」還會被批錯,可見官方發音的強勢。
然而在日語裡,一個字並不一定只有一個發音;即便是音讀(日語仿漢語的發音),也可能因為自中原傳入日本的時代不同,而有有所差異。如果拿我姓氏「莊」的日文常用漢字「荘」去查的話,會得到「しょう」(莊園、莊嚴)、「そう」(別墅、旅館、也可用在宿舍名)、「チャン」(麻將連莊)等發音。剛剛提到的「滑」,常見的就有「かつ」、「なめ」、「すべる」,而「滑稽」一詞的發音則是「こっけい」。
實際上人名和發音的對照也並不是一對一的。拿「新垣結衣」的名字「結衣」(ゆい)來說,常見的漢字還有「優衣」、「由依」等,但是發音都是相同的。又如「大野智」的名字「智」(さとし),同樣發音的漢字名也有「聡」、「智史」、「里志」等。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但在日本人的名字文化裡是很普遍的。
也就是說,日本人自己的姓名漢字和發音本來就是分開來的,不止正式的文書需要標記發音,連商業名片上都會註記發音。在社交場合,也無法光從發音去猜漢字——通常是拿了名片或加對方好友才發現漢字是如何如何寫;更不會隨便從漢字去猜發音,這恐怕比猜錯漢字還沒禮貌。在不知道漢字的情況下,直接在書信上寫假名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日本人其實對於人名漢字與發音之間的連結並沒有像台灣有那麼嚴格的要求,基本上是尊重個人選擇的漢字發音的對應(當然漢字有法定的准用字集,但是包括了許多傳統漢字和異體字)。於是我也可以搭順風車,我說「莊育承」讀作「そう・いくしょう」不會有人反對,我說「Chuang Yu Cheng」讀作「そう・いくしょう」連銀行都同意了。這也讓我有辦法把在身分證件沒有漢字名的情況下,硬是把我的名字和漢字名連結起來。
尊重人名,不應做任何假設
上述的文化現象,有時候對於非日本文化出身的外國人,可能會遇到困擾。初到日本的外國人得先把自己姓名的日文發音和寫法背起來,即使她不需要日語能力就能夠工作生活。我遇到最大的一次麻煩,就是開辦證券帳戶時,系統規定漢字的姓、名最多加起來八個字。當時我的居留證還沒有漢字姓名,只能輸入羅馬字母。超過八個字的部分怎麼辦呢?該券商還提供了一個問答項目,解釋外國人該如何填寫(答案是名寫頭文字,姓寫到七個字滿,如 “CHUANG Y”),這顯然是系統設計當初只考慮日本人的問題。過兩天券商來電詢問我的全名,結果還是用我自己取的假名開戶了。
當然在台灣開發軟體系統可能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別以為每個人的姓名都是三個字、頂多四個字,2018 年中華民國行政院的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就有六個字呢,更別說著名的「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那可是他的正式名字。
曾經看過一篇使用者體驗的技術文章說,做人名輸入的 UI,除非法定要求,最好是一個很長的輸入框即可。不要分姓和名,不要假設全家都同一個姓,不要假設每個人都有姓氏(日本皇室沒有姓),因為對自己最直覺的人名輸入框,可能只適用於自己的文化,而在那成千上萬不同的文化裡,總有你不知道的人名文化。擅自設計各種人名輸入的限制,只是徒增困擾而已。再說,人名怎麼寫,真的對自己的業務有影響嗎?
「ユーさん」
說了這麼多,實際上同事、朋友們又會有另一套叫法。除了最常見的禮貌叫法「そうさん」(姓+さん)、外國人居多的情況叫「ユーチェンさん」(讀如英語 /You Chain sang/),有一段期間我還被叫做「ユーさん」,來源是羅馬字的「Yu-Cheng」的「Yu」。
似乎有不少人以為有連字符的名字是可以分開的,固然西方文化裡面有這種姓名用法,但台灣人的名字連字符寫法,單純只是把兩個漢字的發音分開而已。中國漢人的姓名並不流行用連字符,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單字。在我觀察到連字符問題之後,我也就學中國人用「Yucheng」這個寫法了。只是有些人會覺得連字符是一種台灣人的特徵——或說「民國遺風」吧——拿掉連字符似乎就失去了台灣人的文化。當然這就是見仁見智了。
如果我護照上的名字是台語發音,又會是怎麼樣的風格呢?
原文連接: 中文姓名在日本
Photo by Niketh Vellanki on Unsplash
日本職活 Worklife In Japan
如果有興趣投稿(匿名可)或是想推薦訪問對象, 請和我們聯絡
contact@worklifeinjapan.net
Latest posts by 日本職活 Worklife In Japan (see all)
- 在日本求職的方法之我見:如何提高求職的成功率 - 2024-12-24
- 在日本誠實面對自己的夢想: 斜槓上班族和音樂人的Ayun - 2024-09-29
- ブランド力を蓄え、日本市場に再挑戦: ムーファンデザインスタジオ -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