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樂 – 從悠久的日本歷史裡尋找新的延續

能樂起源於日本奈良時代, 從中國傳來的樂器,歌謠,舞蹈裡抽取表演元素,慢慢演變成一個代表日本文化的藝術。 一開始是從各個寺院開始傳播, 從戰國時代開始藝術價值被日本掌權的將軍/幕府喜愛, 從一般民眾欣賞的大眾藝術轉變成“式樂” (儀式性的表演),從江戶時代開始被幕府諸藩所支持。

明治時代之後, 在沒有幕府的保護政策之下,能樂也沒有辦法像全盛時期的百花齊放。 近代也因為戰後的混亂, 讓能樂更加式微。 但是以傳統古典日本藝術的角度, 能樂在國際藝術界裡有高度的評價, 在平成20年(2008)獲列入「人類代表性無形文化遺產清單」,傳承600年以上的舞台表演藝術價值獲得全球認同,因此依然受到維護傳統的日本團體支持, 繼續的維護能樂的歷史。

在能樂產業裡, 除了跟能樂表演直接相關的演員,詠唱/樂器手之外, 也是有其他相關,歷史悠久的產業。 而已有360年歷史的檜書店, 便是見證著能樂歷史的其中一員。

 

檜書店見證的能樂歷史

檜書店的前身起源在西元1659年, 從製作佛書和謠本(當時是木板印刷, 也是名詞“版權”的由來)開始, 隨著能樂的興起, 慢慢專注於製作能樂相關的印刷品。 在300多年的歷史裡,一直在家族經營下, 現在的本社由京都遷移到東京。 現在除了謠本之外, 也有發行能樂業界的月刊, 和跟能樂相關的多媒體內容。

現任檜書店社長 檜常正先生曾經提過, 近代的能樂在昭和30年到40年是學習能樂最多人的時期,但是近年已經減少很多, 以謠本的販賣數量來看, 現在已經只剩當時的10分之一。

目前推廣能樂的困難度在於現代的娛樂多樣化, 再加上能樂被儀式/貴族化的歷史, 變得讓一般民眾參與的門檻變高。 觀眾少了之後學習能樂的人也因此減少, 就這樣進入了負面循環。 雖然在政府文化政策的支援下, 日本各地還是有很多的表演, 但是隨著觀看的人口逐漸老化,所以許多能樂相關產業的危機意識也越來越高。

 

能樂面對新時代的嘗試

除了想辦法活化日本本地的觀眾之外, 一些能樂的宗家(包括檜書店)也開始嘗試向海外發信。 一些比較開放的能樂宗家從藝術研究交流的角度跟國外的藝術團體合作, 邀請海外舞者來研究能樂並合作演出。

同樣的,檜書店則是針對觀眾理解能樂的門檻, 開發了Noh-Support, 透過數位平板軟體,可以即時提供觀眾能樂演出相關的訊息, 針對海外觀眾, Noh-Support也可以提供及時解說和多語言翻譯。

這次檜書店和豐島區合作,將提供Noh-Support在7月15日於東京芸術劇場Playhouse的豐島能之會(としま能の会)-楊貴妃演出, 並把支援語言從英文增加到中文和韓文, 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想要了解能樂的觀眾。

表演購票連結 (日文): https://toshima-noh.tumblr.com/ticket

文章參考連結:
http://www2.ntj.jac.go.jp/unesco/noh/tc/history/history4.html#c
http://www.nohgaku.or.jp/encyclopedia/whats/history.html
https://www.hinoki-shoten.co.jp/b/message
https://noh-sup.hinoki-shoten.co.jp/

圖片參考連結:
http://bit.ly/2x3UF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