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自己的日本求職策略-顧問業的RS

我想,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找到人生策略和了解遊戲規則!

 

來日本一圓海外工作的夢

 

故事從很久以前我想在國外工作說起。

最初,我設定要投入投資銀行或顧問業,但這些工作機會相對在台灣少很多,因而定下來想要在海外工作的夢想。大學畢業前我申請了國外的碩士之後,因為東京大學提供獎學金,外加考量到其他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工作選項會有來自歐美學歷的人一同競爭下,我將海外求職的地點設定在日本。

碩士期間修課非常彈性,讓我有很充足時間替求職做準備。來日本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我從N3程度提升到N1。得到N1的同一時間,在經過5000人海選後,我脫穎而出拿到了僅開放30人名額的歐系投資銀行實習門票。雖然聽起來是個很厲害的成就,但換個角度想,這就意味著如果我要和日本人走一樣的就職管道的話,我的競爭對手多到不敢想像,光是日文這一點我就沒有把握可以贏過他們了,更何況要在嚴酷的就職活動中脫穎而出。

 

找日本人不知道的公司

 

也因為這次的實習經驗,讓我的求職方向大轉變,將目標訂成「只應徵日本人不知道的公司」。日本就職活動網上,我推測刊登在網站上的公司,通常都是負擔得起龐大費用的企業,這也意味著沒有刊登職缺的公司,可能存有「經費不足」、「人力不足以應付大量招募活動」等問題,或者直接透過其他合作徵才。另外,在日本意外有不少「設點在日本/面向日本以外市場」這類的企業,只要用對方法就有辦法找到上述日本人都不知道的公司。

 

做份真正的企業研究

 

知道了這些公司後,更重要的是做出一個「真正的企業研究」!

何謂「真正的企業研究」?如果對日本求職稍微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日本學生多半按照四季報列出的點做企業研究,但其實這樣的風險就是大家都講出一樣的答案,甚或是回答的內容沒有差異可言。舉例來說,求職者會表示因為面試公司很國際化,所以想要加入成為一員,但這樣的論述,其實不論套用在哪個國際企業都適用。一份好的企業或產業研究,可以從公司官網、Vault等各角度研究一家公司會如何詮釋自身的發展。如果求職目標為外商,更進一步運用英文研究第一手資料會發揮更高效益。

剛提到我在投資銀行的實習,外加大學以來累積了各種產業各種職能的實習經驗,工作評估上我最在乎的是「成就感」。得到成就感的方法百百種,對我來說可以和跟頂尖的人共事是件幸福的事,而顧問業正好聚集了最優秀的人才,因而選了顧問業作為職涯發展方向。

針對顧問業常見的case interview,可以多練習國外許多知名大學的管理顧問社都會整理出casebook,或者我平常會利用wall street journal架構商業邏輯對世界的變化保持敏感度。

上述諸多努力之下,最後我很幸運地用三個英文和一個日文共四關的機會錄取了一家在日本設立分公司且專精在訂價的德國公司。可以得到這樣的成果,正是我鎖定了「日本人不知道的公司」和「做份真正的企業研究」,除了幸運,我想最重要的絕對是我用對了求職策略。

 

未來規劃

 

雖然大家都說顧問業待不久,但我們公司做的內容可以用到我過去經濟學的背景,所以暫定會想要在這家公司待上好一陣子。未來的我會變成怎麼樣到也說不準,也許一直待在顧問業,也許念個消費者行為相關的PhD,聽起來很大的衝突,最終無非是希望可以用這一路走來的經驗,啟發更多台灣的後輩。畢竟,很多時候我會覺得大家都是有機會找到一個更好的未來,而這個架構在對資訊充分了解的前提之下,如果有機會早一點這些遊戲規則,早一點做準備,相信要到達那個更好的未來是絕對有機會的!

所以,對於不論是你正要來日本,已經在日本,或者對日本一點興趣都沒有的人,回到我一開始說的,真正在作出人生規劃時,謹記最重要的絕對是先瞭解遊戲規則。舉例來說,想要在國外工作,你就要多了解這些成功在國外工作的人怎麼到達他們現在的位置,以我為例,若設定在日本工作,日文相對英文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剛來日本的時候我的日文程度很一般,但為了要短時間內衝出成績,我把自己放到了幾乎都是日本人的社團裡,在一個我只能用日文溝通的環境下,看出自己的最大潛能。因此,找對人生的策略,自然會看到現在身處的局下一步會如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