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日本商社的神秘面紗:日商的獨特行為和結構特性

如果將世界分成「日本」和「歐美」,不得不說,拿日本和歐美國家的企業文化相比,可以印證很多人說「日本是一個很特殊的經濟體」的事實。

比起投資報酬率 日商更在意增加市佔率

以1980年代的調查為例,分別詢問美國和日本共一千名高階管理者他們心中對於商業營運重要性的排序,而得到以下的結論(第一順位得到三分,第二順位兩分,第三則是一分,其餘為選擇則是零分,再透過全數結果加總進行平均)。

從調查結果來看,美國方面的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別是「投資報酬率」、「股價上漲幅度」和「市佔率的提升」,日本方面比重由大到小則是「增加市佔率」、「投資報酬率」和「新產品推出比率」。除了重要性排序的不同,美國企業來說會集中火力投注心思在上述三者,但日本組織則是對於每個項構面都會有相較平均的著墨。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發現日本企業背離了主流資本主義下強調獲利的目標,究竟原因為何呢?日本企業還有什麼其他有趣的特色嗎?

▲美國和日本目標的比較(1980)

 

誰擁有公司的所有權?

進一步分析日商的特色,我們從擁有權和公司治理著手。

在終身雇用制之下,日本組織中管理階層的產生,多半會選擇提拔從基層一路做起的員工,也間接使日本人認為管理者、員工和股東共同分享公司所有權。對於美國來說,從組織外部聘用高階主管的情況非常常見,認知上管理者和公司並非緊密一體,一般人會認為公司的擁有權僅屬於股東。相對於美國從外部聘用,日本少了一些管理者被派來監控公司財務狀況的壓力,也讓股東的聲音會較被忽視。

 

獨特的日本綜合商社

日本綜合商社獨有的交叉持股制度(cross holdings)或稱為企業集團(英:corporate grouping, 日:keiretsu )也是一大特色。企業集團間不一定為相同類型的公司,有時甚至是不同產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匯集都是可能的組合。集團成員彼此可以分攤風險(類似歐盟的概念),並有主要銀行(main bank)的加入,透過讓銀行和企業有較密切的互動,降低投資放貸時雙方資訊不對稱的情形。

上述的特殊性源自於日本的戰後歷史。當初為了要避免被併購,日商更喜歡讓自身的股票被金融機構所持有,形成穩定的經營模式。甚至會祭出提高股票價格降低買主的購買意願。

總體來說,日本重視年資(工作越久薪水越多)和終身雇用制使人力成為公司的固定支出,公司有誘因壯大組織規模讓固定成本的比例下降; 交叉持股搭配主要銀行體制提高資金流通促成投資的正向循環,企業間相互持有股票並非為了短期獲利,股票價格成長幅度相對重要性減少許多;企業集團本身的風險分攤讓企業更有能力進行投資,種種的原因交雜之下,拉抬了日本經濟成長。

 

日本模式近年的轉變

近年日本企業從擴大組織規模的目標朝向追求效率。隨著全球化讓各國在同一個舞台上競爭,日本被迫從先前較為封閉的市場形式轉向對外資開放。對於外國投資人來說,他們買股票的目的是為了投資報酬率,自然會透過股票市場對日本企業施以營運績效的壓力。

此外,外資進入日本市場帶動M&A(mergers and acquistions)的動力也不容小覷。此外,傳統日商的終身雇用制也緩慢轉型當中,非正規的僱用關係(例如:約聘)占總勞動力的比例從1982年的17%一路到2016年來到了38%。另外,東南亞國家的崛起也促成了日本的危機意識。

根據RECOF針對和日本企業有關的併購案(M&A),2017年多達3,050件,比2016年多增加了15%(參考資料。知名的併購案間,諸如國外併購日本的鴻海併購夏普,或是日本主動向外出擊的軟銀收購ARM等。

先前提到,日本企業集團中會有主要銀行的存在,透過主要銀行掌握企業集團的營運情形,作為判斷是否要融資放貸的依據,歐美企業的經營則是交由資本市場監理。未來日本的公司治理會像歐美靠攏,或是形成融合歐美和日系風格的公司治理有待我們觀察。至於日本公司的企業文化,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其他國家和此相似,或者國家有機會可以複製日本公司成功模式?

筆者認為,日本在面對現代化的夾擊時,常常會選擇兼容「傳統」和「現代」,所以回應上述的問題,我認為綜合商社是當年日本對抗併購的做法而流傳至今的企業特性,也相信日本在面對歐美主流資本文化的夾擊之下,可以適度調整綜合商社等的模式,找尋出一條新契機。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