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留住了我 「小都音」在日本經營民宿的小路

目前在日本的台灣人有4萬多人,分佈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2014年起,我們開始一個小企劃 – 「訪遍日本」。我們跨出東京,去看那些散布在日本其他地方台灣人的職涯故事。「訪遍日本」企劃的意義,除了讓大家了解日本 (海外) 職涯外,是在說,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到想去的地方,是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是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去找那你想做的事,找到最後如果環顧四周都已經沒有了人,那我們會去找你的」
這一次的專訪我們到了京都。「訪遍日本」企劃已經來到了日本的第7個都道府縣,但每到一個遠離東京的地方時,總是對於一個人會落角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這件事覺得驚嘆不已。雖然京都是個旅遊勝地,但是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想像過在京都長期生活? 這次的受訪者是已經得了「京都病」(文章後面會提) 的小路,現在落角在京都,而且在經營民宿 (小都音)。

如果你是個京都迷、你又想出國、又有個以後想開個民宿的夢想的話,那希望這篇專訪可以讓你有所參考。

 

台灣的轉變

原本在大學是唸工管系,畢業後主要在廣告業界從事文案跟企劃的工作。但也許是因為大環境的因素,客戶的預算慢慢改投往中國去,台灣自己能發揮的就比較有限;另一方面自己一直有在學習日文,所以工作4、5年後,決定暫時放下台灣的工作,前往日本京都來進修。

到日本來一開始是唸語言學校,一年後升學大學院。然而準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似乎也沒有那麼喜歡念書。「那就找個自己想做的東西學吧」,當時只是一個簡單的想法。於是再次把孩提時代的夢想找出來,又留在日本念了兩年設計相關的專門學校。也是在這段時間中,拿起相機拍照的時間多了,開始跟以前在廣告公司的攝影前輩請教,琢磨自己的攝影技術。慢慢地有人詢問是不是可以接案拍照,於是就展開了攝影工作的生活。

專門學校畢業之後,我還是回到台灣上班,主要做雜誌編輯,偶爾攝影。好巧不巧,回台灣後有一天以前在京都拍攝時認識的客戶聯絡我,問我想不想回京都從事一些事業。當時覺得機會難得,所以馬上就答應了他,開始來日本開民宿的一連串驚奇之旅。

 

一份企劃書闖日本

其實後來回過頭想想,當初自己何做的決定實在有點大膽(還是草率?)只記得跟合夥的夥伴做了初步規劃之後,自己就寫了一份開設民宿的企劃書飛到日本,希望有人可以協助我們這件事。這個產業其實我們也是第一次接觸,無論是當地法規、執行上都沒有太深入的認識跟經驗。加上已經沒有中長期滯留的簽證,只能再往日本找夥伴,計畫成立公司來做整個計畫。

拿著企劃書飛到京都,一切都還是很熟悉。在台灣時已經先聯絡了三位朋友跟前輩,希望能從中找到任何可以合作的蛛絲馬跡,可惜經過一個月的開會、協調,三組人馬都還是沒有成局。不過他們依舊很好心地給我們建議,或是轉介紹其他的人給我,讓我再去拜訪。在原本的希望都落空之際,這些建議跟幫助延續了我們在此計畫上的希望,「既然來了就再多試一試吧!」當時每天都要對自己信心喊話一番。

無奈由於程序複雜,最後這些希望都落空了。正準備收拾行李回台之際,住處的老闆(也是留學時認識的朋友)找我閒聊時,好奇為什麼我這次在日本待了這麼久。當下覺得機不可失,就把我們的計畫告訴他,想不到他說「這有什麼問題,我可以幫你阿」。於是2014年祇園祭的那個夏天,我又回到京都,展開町屋民宿的整個計畫。

 

對京都的喜愛

大學時來到京都旅遊就很喜歡這個地方,所以後來留學時想都沒想就決定到京都。京都可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讓很多留學生畢業之後都捨不得離開。對我來說,也許是京都不大,沒有大城市的忙碌感,卻也不是那麼鄉下。想要放鬆心情的時候,腳踏車一踩半小時內可到之處都有美景,沒事還可以到鴨川曬個太陽,那是很適合我的節奏。

後來再回日本也是選擇把民宿開在京都。一方面是留學住了三年,有感情了,也比較熟悉環境。另一方面也是京都深受世界各地旅行者喜愛,近年來旅館房間供不應求,不僅是個機會,風險也相對比較小。當然,想法上並不侷限在開設民宿,它只是其中一個項目,另外還有其他我們想做的事。我們的民宿「小都音」是一個原點,以它為中心來作為未來的規劃。

不過,要在京都做事需要花上不少時間,這也許跟京都人的個性有些關係,在真正成為工作夥伴甚至是朋友之前他們比較慢熱,需要多下點功夫來獲得他們的認同。我覺得自己幸運的是,留學的3年之中結交了不少好朋友,心存善念廣結善緣,在必要時他們都很願意幫助我。另一方面也許之前在日商工作的經驗,來到京都跟日本人一起做事,似乎也挺適應的。唯獨現在人在日本,必須再多去學習日式的應對方式,日本人不像台灣人直接,去解讀對方的想法有時候挺費心思的。

理想的京町家找到之後,另一個問題就是跟鄰居的相處。京都的社區向心力很強,如果有人要搬進來一個社區,大家就會開始好奇「是什麼樣的人?」「是外國人嗎?」等等的擔心就不免會跑出來。因此一開始一定要好好拜訪左鄰右舍,做個自我介紹好讓他們認識我;加上房子需要整修,怕噪音影響他們生活,事前需要多些溝通。

付諸行動後的轉變

其實當初自己也是有過一點猶豫,畢竟一把年紀了還不好好待在公司裡,跑出來做全新的事情。但坦白講,我在台灣也許就一輩子只能當個上班族,會有這個機會也是緣份,那麼就相信這個緣份會領我走向另一條道路去吧。

家人雖然沒有太多反對,但說完全不擔心是騙人的。然而他們一直是最堅強的後盾,我也把這個創業計畫跟他們一起討論,過程中我發現當計畫越趨現實而有雛形時,大家的態度也逐漸轉變。從一開始擔心風險高,到後來不斷幫忙出主意、想點子,這種情緒慢慢地感染出去。好比說老家原本是做養殖漁業的,受這個情緒牽動家人也想去打造其他可能的商業模型;朋友之間也會相互走告,大家會一起交換創業的想法。先撇開會不會成功不說,這種正向的影響力實在很有趣。

 

去找那適合你的地方

現在大家想要出國是一件好事,到國外不僅看看世界,也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舞台,畢竟眼下台灣的環境可能對年輕人不是那麼友善。不過家還是家,不會出國就把它忘了,往往多是更念念不忘,忖著總有一天自己還是要回家。我覺得出國憑藉的是熱情,但還是需要理性去分析,不要有過度的期待或想像,否則屆時失望也會很大。像利用交換學生或打工度假制度,可以在國外生活一陣子,藉以了解看看國外的生活跟自己的認識是否相近。我覺得自己太晚出國,因為當初交換學生的機會不多,畢業後好像是工作結婚這樣的台灣生活劇本。

至於來日本,選擇哪邊比較好?這個問題我沒有肯定的建議。日本有趣的地方是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色彩,好比關東關西民情不同;關西之中京都、大阪、奈良、神戶都各有明顯個性。我自己是一開始就來京都,傳說在這邊待久了會有一種「京都病」。就是在京都唸書還是工作了一段時間離開後,都會再跑回來,或者是一年一定要來一次,像是回家一樣。

但京都的城市特質並不適用所有人。就像旅遊,有些人來京都就覺得很無聊,都不能逛街、晚上都暗暗的,什麼都沒有。每個人在乎的環境不同,所以我也不會特別推薦哪裡,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小都音網站: http://kotone.kyotoyado.com/ 

小都音FB: https://www.facebook.com/kotone.kyoto/

victorchen

Hi, I am Victor, Co-Founder of WorklifeinJapan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