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sh Asia 2016 感想: 該留在日本還是回台灣 2016版

三年前寫了一篇文章「該留在日本還是回台灣?」,從前旅日球星回台擔任中華職棒顧問的新聞,討論該回台灣還是留在日本的主題。三年後,覺得有一個段落應該要修改一下,請看下面這段。

「…在出台灣之前,常會覺得希望到海外去闖一闖,日本比起台灣來說相對先進,市場相對也比較大,台灣這麼小一個,在台灣長大的人多少會對國外有嚮往,可以到日本感覺又是有更高一層的憧景,可以在日本工作相信對自己的能力是一分肯定; 但是到了國外來後,反而有些人開始覺得在國外闖不過是當「台勞」,應該要幫台灣多做點事,又希望可以回台灣工作…」

哪裡要改? 具體地說,是「…應該要幫台灣多做點事,又希望可以回台灣工作…」這一句。這句哪裡出了錯?

這句話某種程度隱含了要「回台灣」才能「幫台灣多做點事」。但事實上並不一定要「距離近」,「做點事」才會比較容易,有時就算是「距離遠」,只要有效果,可能會勝過「距離近」。

如果你最近有看NBA,你比較可以了解這在講什麼,也可以知道為什麼三年後的今天,這篇文章會有被修改的必要,原因就是Stephen Curry。(可能有點跳TONE)

過去打籃球,大家覺得衝進去籃下(距離近) 、最好是直接灌籃,是最好的得分方式 (做點事) ; 直到 Stephen Curry的出現,告訴大家其實離遠一點投三分 (距離遠) 也可以拿冠軍。

如果把這個結果,套回到最上面文章修正的話題,就是說如果你想幫台灣多做對事的話,為了不混盹視聽,要修正成「不管你在哪裡,你都可以急停跳投 !」。那要怎麼在日本急停跳投呢? (這才是主題)

今年WORKLIFEINJAPAN同樣以媒體的身份參加Slush Asia的活動,之外也跟台灣政府的新創事業育成中心TSS(Taiwan Startup Stadium)一起合作,舉辦台灣新創事業在日本的交流Taiwan Startup Meetup in Tokyo

過程中有一些觀察,希望這些觀察可以跟大家分享,讓大家來日本 (或者已經在日本) 時可以參考,知道如何去幫助台灣的新創 (或者企業) 去做連結。如果你有好的想法,也希望你跟我們分享或者是在下面留言。

 

第一個觀察: 推廣新創事業的外國政府機構

這次在Slush Asia期間,接觸了好幾個以國家或者是區域為單位來推廣、幫助在日本新創事業的組識。大家推廣、連結網絡的方式都不太一樣。TSS這次主要是帶領台灣的新創團隊來Slush Asia 參展、拜訪日本企業,我們幫忙協助的活動,主要是連結台灣新創團隊和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這裡介紹一些其他國家的作法。

#Nordic Made
Nordic Made 是這次在Slush Asia期間,Nordic Innovation 安排一系列的活動。Nordic Innovation是Nordic Council of Minsters旗下的組織,負責推廣北歐國家的跨區域貿易,近年來也開始協助推廣北歐的新創事業。Nordic Innovation的推廣方式,同樣是帶了10家北歐的新創事業到日本參展。

但比較不一樣的是,Nordic Innovation透過Slush Asia (同樣來自北歐) 的網絡,邀請所有參加Slush Asia的媒體參加媒體限定的交流會,介紹這10家新創事業,希望由媒體來宣傳北歐的新創。而且Nordic Innovation也特地為了這次的推廣,製作了介紹北歐新創的Nordic Magazine,在公關、行銷上面花了比較多的心思。

La French Tech Tokyo
La French Tech是法國政府下的貿易投資機構在2013年設立,專門為推廣法國新創事業的組織。從2015年開始往國外拓展,6月首先在紐約設立了La French Tech New York,後來又在10月設立了La French Tech Tokyo,透過連結法國新創事業的網絡,來幫助也想要進入日本市場的法國新創。La French Tech 是以常駐的方式,而不是只有短期的參展,提供的服務包括:

– Facilitate introductions between French entrepreneurs based in Tokyo and French entrepreneurs willing to expand their business in Japan.
– Provide visibility to startups founded by French entrepreneurs who are operating in Tokyo.
– Reference public and private initiatives and organizations who support French startups expanding in Japan.
– Be the entry point for Japanese investors, companies, engineers willing to explore new opportunities in France

這個觀察的心得是,其實每個國家的政府都在作類似的事情,推廣、育成自己國家的新創事業。雖然每個國家 (對日本市場) 投入的狀況不太一樣,但都是透過政府有組織地去推動。所以如果要在日本做這些事情,可以多嘗試跟台灣政府接觸,獲得資源在日本做推廣。

 

第二個觀察: 三位Slush Asia的台灣演講者

這次Slush Asia的演講者,有三位是來自於台灣,現在分別在法國、日本跟台灣從事跟新創有關的事業,他們的共通點,我想應該是國際化。(指的是擁有在多個國家的工作,目前從事的新創也是涵蓋多個市場) 這次很高興有機會可以跟他們聊到天,但是聊完的結果有一點小傷心。

WORKLIFEINJAPAN 是幫忙連結台灣、日本的一個平台,這次我們幫忙協助的活動,是假設「以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來幫助想進日本市場的台灣新創事業」來籌劃的。常常我想問這些有國際經驗的演講者,台灣新創事業到日本是不是有什麼優勢,或者是在日本的台灣人能不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但從這些演講者得到的答案,「台灣」似乎不是一個重要的命題,了解文化、文化相近不是一個重要的命題,有沒有好的產品、有沒有好的市場insight才是命題; 有沒有在日本工作台灣人的網絡、有沒有在日本台灣人的協助不是一個命題,有沒有好的團隊、有沒有日本投資人、合作者網絡才是命題。

小傷心的原因是,原來光是連結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還不夠,還要連結到日本人 (或者說真正在日本市場的player)。而要連結到這些市場主要參與者的方式,就是你自己也要成為這個市場的參與者。這個觀察的心得是,所以就算可以從政府那邊拿到資源,但是如果不能夠連結到真正日本市場的網絡的話,那推廣活動的效果可能有限。如果你在日本的話,該做的事是去深耕日本市場的網絡。

 

第三個觀察: 「愛(日本)國」的創業家

參加了兩次的Slush Asia,聽了好多場有關新創的演講後,發現有些創業家除了關心自己的新創事業、趨勢之外,似乎更關心日本這個國家整體的新創、競爭力,是一群愛國的創業家。

例如去年的伊佐山元 (World Innovation Lab的共同創業人),在panel discussion的時候就直言他希望日本的家電大手企業全部倒光,這樣日本的技術人才才會釋放到更有成長性的新創事業。

Globis MBA Founder 堀義人
今年的堀義人的演溝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原本在日本商社工作,後來去Harvard Business School進修。經過了Harvard的洗禮再回到日本,他發現日本的商業教育實在是不行,所以他自己出來成立了GLOBIS商學院; 後來他又發現,商學院的學生出來想要創一番事業,雖然有了知識,但是沒有錢,很多事業還是沒有辦法進行。所以他後來又成立了Globis Capital Partners,自己當創投來資助有潛力的新創事業; 再後來他覺得有新創有好的團隊、好的技術,但是卻沒有辦法讓大家知道,很可惜,所以他又進入出版業,來宣傳好的知識、好的技術。今年他會到Slush Asia演講的原因,也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過去都以日文發言,影響力只能在日本國內,為了讓他的訊息可以影響更多地方的人,他覺得多以英文發言。

Disrupting Japan Tim Romero
「愛(日本)國」創業家不一定是日本人,也有「愛日本國」的外國人。這次登場Slush Asia的演講者其中一位是Tim Remero,他是Disrupting Japan的創辦人。Disrupting Japan是一個訪問正在改日本的新創事業的podcast,因為網站內容跟podcast都是英文,所以可以讓不懂日文的人也可以一窺日本國家的新創生態。Tim Remero 也希望能透過這些英文的專訪內容,讓這個世界更了解日本。在Disrupting Japan的網站裡,也可以找到完整的、關於日本新創你所需要的資訊。

這個觀察的點是,其實你也可以是那個「愛(日本)國」的人,或者是說你也可以是那個改變日本的人,即使你是外國,就像是Tim Remero一樣,而這可能是一個可以切入日本市場網絡的點。

整理上面三點的觀察,跟大家分享的是,如果你想要急停跳投的話,可以試著去從政府獲得資源、嘗試以改變日本為角度連結日本的網絡。大家覺得怎麼樣? 希望透過這些觀察跟心得,可以讓我們明年比今年再進步一點。如果你對參與明年的活動也有興趣的話,你可以跟我們聯絡。(前提當然是要你能夠來日本,如果你還沒來日本的話,那你可以看一下這一篇)

victorchen

Hi, I am Victor, Co-Founder of Worklifein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