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型新創事業正在起飛,但,你適合嗎?
如果你曾經有過在海外加入創業團隊的念頭,請務必來看看這篇文章!
-
新創公司 (Venture;ベンチャー企業) 到底是怎麼樣的企業?
最近新創公司這個名詞漸漸在日本蔓延開來,這個曾經是日本人很少接觸的領域,突然變成了企業界的寵兒,各大新聞媒體以及網路平台也漸漸出現某新創公司上市的新聞,究竟新創公司有什麼魅力?為什麼這種企業漸漸在日本流行起來?你適合這種魅力型公司嗎?是我們本次專欄的重點內容。
上網查一下新創公司的定義,一般來說,是指保有特殊技術以及高度知識,目前既有企業無法進行或實施,具創造革新性為目的,聚集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才共組團隊,並且有公司行號的團體,稱為新創公司。最近在日本的 IT 業界流行一句話,他們稱這些新創企業為: start up 企業。根據 2013 畢業生就業調查指出,第一份工作願意選擇安定型大企業者為 92%,而願意選擇新創公司的僅有不到 8%,但對於 2017 年預計畢業生就業調查中卻指出,願意進入類新創公司群企業的準畢業生激增到 25%,就此可見新創公司近年對於日本就業市場的影響。
|大型企業對於這些新創公司的看法
一般由於日本職場文化以及各大企業管理等諸多因素,導致某些專案在公司內部推行困難,通常這些大型企業也會觀望國內外優秀的新創公司,若有傑出成果,且與企業本身的發展有加分效果,則會使用大筆資金進行併購,或是在初期投入資金,已協同合作的方式展開許多有趣的商業行為。
|新創公司在日本開始流行
2000 年以後,日本進入泡沫經濟崩解,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輩出,其理由有三,其一: 經濟結構變化,網路資訊的普及,規範寬鬆以及社群網站的崛起,以上造成成立新創事業的門檻大大降低。其二: 大學等研究單位傾向開始和中小企業產學交流合作。其三: 關於對於中小企業以及新創事業的顧問公司越來越多,除了提供適當建議之外,還協助資金周轉。基於以上三點,再加上近年來年輕族群的日本人對於傳統日系企業累積越來越多不滿,因此優秀有競爭力的人就會和朋友一起組成團隊發展成公司,且社群網路普及化也讓資訊共有度提高,在家裡打開電腦也能營運自己的公司已不再是神話。
以上種種,造成新創公司不斷增加,其中不乏有自己個性以及公司文化自由等不同於傳統日系企業的特徵,使得對於新世代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有魅力。
-
新創企業是否就是幸福企業?
就筆者了解許多新創企業的公司文化都意外的自由,舉例來說,基本上上下班時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來決的,一般就是上班時間再加九個小時中間包含午休時間,至於幾點開始時候午休也自己選擇,有些公司有所謂 Core time 制度,也就是說該時間內必須出現在公司,其餘時間則不限制的新奇規定。除了特殊狀況,不太去要求員工的服裝,顛覆了傳統日系企業黑西裝的刻板印象,甚至有些公司不會要求社員一定要在公司作業,如果在家裡或咖啡店也沒有問題。
由於傳統日系企業的文化性很強,許多外國人無法適應,因此新創企業變成外國人在日本公司的一個選擇。另外很多新創企業的目標除了產品本身之外,也希望能夠上市發行股票,所以大部分新創企業會在跟社員討論薪水時,額外提供股票選擇權 (stock option) 的條件,也就是說未來公司上市後,能夠依照貢獻度提供公司發行股票當成額外獎勵,這部分真的非常吸引人。
|時間自由與工作壓力的拉扯
以新創企業來說,由於正處於集結各路人馬,將企業中心價值擴大的階段,策略及執行週期速度會加快許多,因此團隊成員必須隨著變化加強自我非特定領域的知識,是提供個人及團隊快速成長最好的環境之一,但是若抱著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自然成長的心態的話,在新創事業的過程中也許會漸漸被團隊所淘汰。新創企業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若想按照在大企業裡的模式,只靠一種專長跟定位就想在團隊佔有一席之地,如此想法在新創企業會過得很痛苦。有意願加入新創公司的人,基本上對自己都有一定的要求以及夢想和自我堅持,但新創公司並不全然是幸福企業,不只是新創公司,在加入新公司前,首先要了解自我適性,以及內外在條件,這樣也許對於未來的職場生活會相對更加順暢。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以日本來說,有怎樣特質的人是比較不適合進入新創公司,雖然不能概括全部,但我想用這樣的方式,讓大家更了解日本新創公司的特色以及魅力。
-
不適合新創公司的特徵 ① : 只強調自己的努力,且非常在意旁人對自己工作評價的人。
在特定領域擁有獨特技術,並發展及推廣嶄新的概念並讓之普及化,是新創公司的團隊中心思想,如果只是想獲得個人評價的人,也許是比較不適合新創公司的。
|新創公司不需要只顧自我價值的人
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的周圍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呢? 經常把「我真的很努力在工作!」「我又被委任重大任務了!」「這間公司若沒有我還能營運嗎?」掛在嘴邊,而且下一句通常就是: 「可不可以多重視我一點? 可不可以讓我加薪? 」。對這樣的人,真的很想講一句: 這個世界上比你努力的人還有很多,不管是上班時間,工作量,管理人數以及協助公司獲得的利益。創造價值便是新創公司團隊的任務,若不顧團隊利益並執著於由別人的肯定來獲得自我價值的話,這樣的人是不適合新創公司的。
-
不適合新創公司的特徵 ②: 常把「還不就因為是新創公司…..」的不滿掛在嘴邊的人。
每一間草創的公司一直到上市上櫃,中間一定會經過內部管理系統以及文化,教育訓練不足的陣痛期,若因為這樣就說: 「我之前在某某大企業工作時,都不會有這種問題….」「怎麼都沒有人告訴我該怎麼做?」「沒有工作目標啊!」的話,這樣也許在新創公司會因為慣性不合產生情緒上的壓力。
|這裡是公司不是學校,我沒有理由保護你
在這裡需要社會新鮮人要先釐清一個觀念: 公司並不是學校,並沒有理由保護你,也不是一個可以讓你安逸到退休的場所,公司可以告訴你規則,但沒有義務要教導你所有跟工作有關的知識。有些人習慣等待指示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工作,在新創公司特別不喜歡這種團員。
許多新創公司的社長,在經營團隊時都有一個共通的特徵,他們習慣告訴團隊成員: 「只要公司有能力支援,你有點子,評估後可行,你就去做,最好能帶價值跟錢回來。」「工作 (仕事) 跟作業是不一樣的」是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公司請你來是希望你創造價值跟協助公司開創新的商業手段,如果你一直在做別人交代的事情,我們可以不要你,請工讀生或作業員來就好了。如果只是不斷抱怨: 「看吧,我們公司還不是因為是新創公司的關係才….」的話,這樣的人成長受限的機會就很高。只是抱怨環境而不檢視自己的話,建議這些人轉職到體制更健全的地方會更好。新創公司之所以有趣,就是因為不斷變化,若能享受這些無法預測的變化,每天因應這些變化不斷調整並強化新的知識,創造更良好的環境,這裡才是吸引那些喜歡挑戰的人材的地方。
-
不適合新創公司的特徵③: 把別人交代的事情做到好的好學生
早期,擁有一定以上學歷以及資格的人,重視品牌的日系大企業對於這樣的人多半會認為只要會唸書得到了這樣的學歷,大概就會得到品質優秀且能力好的評價。但最近這種評價制度漸漸改變,尤其在新創企業中更為顯著。擁有出身名門優秀學生的資格,並不一定能夠得到預期的待遇,這點請多注意。
|「名門出身」「資格」「學歷」並不一定等於工作能力強?
大部分的新創公司來說,並不一定是需要認真努力型,反而是能夠獨立創造價值的人。擁有多項資格,以及名門的學歷,當然是件不簡單的事情,但是我們都瞭解,不可能光從這點就去了解工作能力,這種觀念在新創企業中又更為明顯。這些外部條件只要有這樣的光環,每個人的分數都是一樣的,但是內部條件的差異,意即人的中心價值,創造力,才是在這個產業中可以分出勝負的重要關鍵。因此,這些學歷條件,以及別人說甚麼就做甚麼,即便做到完美,都不能算是新創企業想要找的人材。
-
不適合新創公司的特徵 ④: 不喜歡藉由提案來增加自我工作量
通常優等生型的人都不喜歡自己積極的任意行動,被指示的工作內容一定完美執行並完全不加入個人想法,確實按照團隊指示正確的達成任務是很重要的,但若在新創企業中,這可能還是不夠。近年來在日本職場裡有越來越多「工作待命族」「指示待命族」的詞出現,這被社會現象學家解釋為: 「對工作抱著不安」「對自己沒自信」「團隊合作力弱化」 與其挑戰變化,不如等待命令,多做多錯,不想被討厭等等有這樣的日本人越來越多。
|自己來決定工作內容,並學習負責任,才是成長的第一步
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常去嘗試新的作法,站在經營者的立場,當然是希望團隊能夠多多提案,在新創公司中,「提案」是每天的課題,當習慣思考,整理,提案,被拒絕,修正,再提案,執行,這幾個過程後,才能開始發覺新創公司的魅力。先練習看看吧,試著向上司或前輩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許剛開始幾次會被拒絕,或是不順利,但是自己多嘗試後,慢慢就會調整自己的提案方式,改善自己的觀點,發現自己得到的機會總是比別人更多。這就是最基本新創公司能夠讓團隊成長並活躍的關鍵因素。
-
不適合新創公司的特徵⑤: 把「完全沒有時間! 真的超忙的!」當成口頭禪
對新創企業而言,等著要解決的課題堆起來大概跟山一樣多,有時候無法和其他企業依樣能夠正常準時下班,若沒有事前理解這樣的狀況,也許很容易立刻就感到厭倦。只是在這個時候如果又把我很忙,沒有時間等台詞掛在嘴邊,從別人看來就是剛好暴露了自己的缺點。我們每天都有24小時可以運用,從調整時間運用方式中,可以大概了解這個人的成功機會高低。「不逃跑,不遲職,不放棄」這三件事,若對自己寬容,在新創公司競爭的環境下,自己就會被職場架空,成為沒有價值的團隊成員。相反來說,在大企業應該不會遇到同問題,因為在大企業中很多事情都決定好了,很多時候他們只需要有人去做就好,你跟別人並沒有差別。而且若自己在這領域不擅長,請別人做就結束。不像新創企業,甚麼都得自己去學,不做就沒有人幫你。
在日文中,「人材」 「人在」 「人罪」 三個單字的發音很像,拿這個當作比方,從學校畢業後變成社會人,一邊熟練工作內容一邊也必須藉著經驗累積而得當更多自我成長,但如果只是待在公司裡,默默地進行簡單的作業,這就只是 「人在」。進入公司後,漸漸被年輕員工超過,也看不到未來的成長以及表現,這就只是拿份固定薪水靠著每年一點點的調薪,過著毫無產值的 「人罪」 人生。像以上這兩種人,要被拍肩膀說: 「你就幹到今天吧。」 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根據以上五點得到的結論,如果是屬於被動型的人,新創企業大概比較不適合你,決定目標也是自己,得到機會也得靠自己,相信自己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一定能夠解決。對於這種積極正面型的人來說,新創企業就是你的舞台。
-
對新創事業有興趣嗎?
根據以上的五點討論,大家對日本的新創企業有多一點認識了嗎? 日本傳統社會遺留到現代的企業文化,讓不少日本年輕社會人感到相當不解,因此許多人選擇安全的方式,畢業後先進行就職活動進入企業中磨練,並累積業界人脈跟關知識,待時機成熟,也在社會上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後就可以自組團隊,剛開始也許從網站非實體團體開始,當資源累積後即可
將團隊升級成新創企業。通常這樣的新創企業都是從一個概念出發,比方說開發一個 app 應用程式,放上網路提供下載,當然光靠一個程式無法讓企業長久,因此企業成長過程中必須時時刻刻思考新產品的開發,所以可以知道在這種特殊的企業型態中,人材自然的汰換十分快速,也因為如此更顯新創企業的魅力。
|從現在就可以開始!
在社群網站平台 (Social Network Service, 簡稱 SNS) 普及的時代,我認為要建立團隊比以往簡單許多,只要先有一個概念,便很容易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不需要付出太多創業資本以及風險資本,現在幾乎可以免費申請 SNS 的帳號,且利用通勤時間,或是下班時間經營社群,並和團隊以電子郵件或社群互動,便可以有新創企業的雛形。建議可以先從主軸概念以社團的方式擴大,這不會讓你必須辭職來執行,生活也多了很多意義,不是只有通勤時間聽音樂,下班後和同事喝酒回家看電視睡覺無趣,人生也沒有目標。當開始有了團隊,上班之外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藉由這個平台又可以認識新的人,產生新的火花。當目標越來越明確,並且訂出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後,便可以申請公司行號,以法人名義執行更多相關事業,將品牌推廣至更大的平台,產品更甚能改變人類生活。
如果沒有第一步,就沒有團隊,好不容易出現的點子可能曇花一現,實在是太可惜了。有機會大家也來挑戰看看這充滿魅力的新創事業,相信人生會更加充實且豐富。
若有任何問題請和我們聯絡,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Worklife In Japan Team
2015-12-05 撰文: WIJ |伊森Ethan
Ethan Wang
主修神經科學與生理學,對關於人的素材都很敏感,興趣是觀察社會現象與人類行為。經常靠溫泉,散步與閱讀尋找靈感。人設是吃完午餐就一定要睡覺。
目前為台灣 AI 新創日本公司第一號成員。同時為日本最大台灣人就職情報分享平台 Worklife in Japan 共同營運者。
Latest posts by Ethan Wang (see all)
- 日台大不同:Kdan Mobile 分享企業前 進日本必知攻略 - 2022-01-06
- 在日本當業務,比拿下訂單更重要的事 - 2021-10-21
- 從斎藤佑樹的球員生涯看自我提升的概念 -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