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企業的「四個象限」
回去台灣參加日本職涯講座的時候,被問到一個問題「現在日本的徵才有什麼趨勢嗎?」
我: 「阿? 什麼什麼趨勢?」
問者: 「像是想找什麼樣的人? 還是說什麼產業缺人之類的?」
我:「哦~~」(想了一下,還是覺得蠻難回答的^^)
這麼大的一個問題,通常也只能用一個大的架構來回答。這一次又偷用了Mark在「如何設定日本就業目標的公司?」裡的四種公司類型來說明,然後順便畫了個圖,讓大家方便看。(在講座裡也有share)
這個架構「企業國籍」跟「注重的市場」兩個軸,把在日本的公司分成四種: 1) 注重國內市場的日本企業 2) 注重國內市場的外資企業 3) 注重國際市場的日本企業 4) 注重國際市場的外資企業。
(後來覺得可以有一個「架構」去觀察、說明一個東西還蠻不錯的。一來,可以檢示自己的想法對不對,只要符合MECE,基本上可以確保討論涵蓋了所有的可能性; 二來,之後的人可以在這個「架構」的基礎上去作延伸的討論或改善。)
回歸正題,那現在日本徵才有什麼趨勢嗎?
在日本現在大家最常談的是「女性就業」、「專業經理人」跟「雇用外國人」的三個大方向。但是如果這些全部都討論的話又有點太廣了,而且對還在海外的人來說,最關心的應該是「雇用外國人」這一塊,所以再把討論聚焦一點..
日本在雇用外國人上有什麼趨勢嗎?
自己的觀察是,近年來主要的變化來自於左上角的「注重國際市場的日本企業」。
優秀人才勝於語言人才
第一個這些「注重國際市場的日本企業」想找優秀的人。這不是廢話?!
這個微妙的變化其實是說過去日本企業徵才時的條件比較重視「語言」跟借用外國人「了解在地市場」的優勢。重視「語言」就是找會講日文的人; 而運用的方式就是讓這些外國人去幫忙拓展在地的市場。(例如,招募台灣人受訓完派回台灣)
但是現在這些企業開始比較不注重日文 (當然會日文是加分),他們更注重「能力」。因為這些日本企業開始了解他們不用來自全世界的人才是沒有辦法跟世界型的企業競爭的。所以,會不會「日文」不再是一個必要條件,而且招募到的人都是到東京本社,未來的發展也不拘限於回自己的國家發展。
通常這些都是大型企業,像是UNIQLO或Rakuten,它們所假想的競爭對手也都是世界級的企業。像是先前UNIQLO宣佈他們的假想敵是Apple!
理工人才從家電產業到 IT 新創事業
第二個趨勢是有一大部分公司在找「理工人才」。
日本企業向來以製造、設計當作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的研發團隊是人才招募的重點,只是少子化之下的影響,整體來說要搶到人就難了,要搶到好的理工人才更難。所以,從之前就一直有日本企業在海外徵才,像是日本的幾個家電大廠 Toshiba、Hitachi。
這幾年的變化是,隨著IT產業跟電商的興起,對理工人才的需求更高。雖然說這些人才的需求不限於只注重國際市場的日本企業,但通常注重國際市場的公司比較有能力用海外來的員工(內部溝通、語言等方面考量)。另外,許多的新創事業,也慢慢地向臨近的國家(台灣)來尋找程式開發的人才。
當然大型企業有能力到海外徵才,但這一類型的徵才卻不拘限是大型企業,很多小型的新創企業也透過一些網站平台從台灣找人。
中文人才從「國外」國際市場到「國內」國際市場
第三個趨勢是另一部分的公司在找「中文人才」。
日本需要會中文的人才也不是最近才有的趨勢。過去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還是世界市場。所以往中國或華人市場發展的日本企業自然需要會講中文的人幫忙開拓; 就算不是針對華人市場,為了低成本而到中國設立工廠或者發包給中國廠商的公司,也需要中文人才來幫忙溝通、談判。
最近的變化是一樣對中文人才的需求,現在這個需求從對應在日本以外的中文窗口到變成了對應日本國內的華人客戶。原因在於華人圈來日本觀光客、買房客的大爆發。現在在東京的Big camera或者其他大型電器賣場,基本上只要講中文就可以; 或者想是買房仲介、私人觀光團、免稅商品店等,現在都會有講中文的店員對應。
這類型的企業有大型、小型,從像Big Camera、旅行仲介到一般小型店家,只要是想要搶這一波華人商機的都會想要招募會講中文的員工。
如果你是這三種人的其中一種的話,建議可以再考慮把日本放入你的職涯選項!
(photo via Adrian Salgado, cc licensed)
victorchen
Latest posts by victorchen (see all)
- 日本智慧鎖市場與Candy House團隊的日本市場進入策略 - 2018-12-22
- 日本職場文化 - 2018-09-01
- 日本履歷與面試 - 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