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場媽媽生存之道 – IT業的Romi

講到日本的太太或媽媽,大家的印象好像還是停留在家庭主婦居多。其實到2017年,日本雙薪家庭的數字已經是全職家庭主婦家庭的兩倍了。(註1)

但儘管日本的男女共同參畫基本法已實行了超過20年,實際上已婚職業婦女的工作性質還是以派遣等的非正職居多。將近一半的職業婦女會在生完第一個孩子之後把工作辭掉(註2),然後在小孩子進了幼稚園或小學之後再從事非正職的工作。

到底是為什麼?就算日本的制度有給予很長的育嬰假,在小孩出生後還是會讓許多女性放棄工作呢?根據觀察原因可以歸類成下面幾項。

 

缺乏足夠的育嬰資源。在日本保姆並不普遍,而且價格偏高,保育園(托兒所)又是一位難求。

缺乏家人等的育兒支援。在日本很少看到爺爺奶奶每天幫忙帶孫子,對他們來說,好不容易自己的孩子長大了,現在才是要享受自己的人生的時候,不想再被孫子綁住。

男性參與家事的時間太少。根據日本內閣府2016年的統計,平均雙薪家庭的太太從事家事的時間是先生的4.4倍。而且日本的職場文化上,就算法律保障,男性請育嬰假的機率還是只有不到3%;平常也都普遍還有加班或外派到他處的傾向。

對家事的的要求傾向完美,請人代勞還是比較昂貴,一般日本人也不喜歡讓陌生人來到家裡。

三歲兒神話,小孩在三歲以前應該主要由母親扶養,不然的話對其日後的發展有不良的影響。這是日本社會在戰後的經濟成長期開始的主流,想法這個想法到今天還是影響了許多人,造成有著小小孩的媽媽在想要出去工作的時候會面臨許多來自社會跟家人的壓力。

 

總結下來,因為社會風氣,資源不足等種種因素,育兒變成媽媽主要的工作,使她們難以向外尋求正式的工作。接下來讓我藉由自己的經驗來介紹一下實際上住在日本的職業婦女的生活。


 

我從研究所畢業之後開始在日本的外商工作。前三年是在公司的顧問部門,下班時間不一定,要看當時負責的專案,有19點下班,也有22點以後下班。因為參與的是日本海外的案件居多,出差也是家常便飯,有一段時間幾乎只有週末跟年頭年尾才會留在日本。之後分別在2015年與2018年,請了一年與半年的育嬰假

第一胎的時候,育嬰假期間,從孩子五個月開始為了找到可以托嬰的地方參觀了10幾家托兒所,但最後還是一間都沒上。快一歲的時候才找到一家。回到職場之後公司考慮到我的處境,讓我不用出差。但是在結案之前的繁忙期,不論是在家還是在公司還是不能避免的要加班,幾乎早上八點門一開就匆匆忙忙把小孩丟到托兒所,忙了一天回到家之後小孩就已經睡了。當時托兒所的園長問我說,小孩在學校好像情緒不穩,是否是因為媽媽太忙了?雖然大部分日本的爸爸就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媽媽應該要是小孩的主要照顧者。回到職場半年之後,自覺無法平衡家庭與工作的時間,因此離開原先的部門。

新部門加班的時間比原先減少許多,每天我可以多出一點陪伴小孩的時間。自己也悟出一些在沒有家人支援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工作與家庭平衡的方法。

 

知道自己每一天花在不同事情的時間,排出自己的優先順序,避免浪費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像我的優先順序前面就是工作跟小孩,跟這兩件有關的事情以外就可以簡化或省略。

善用電器用品來幫忙自己節省家務時間。日本的媒體在1960年代提出了彩色電視,冷氣機,汽車為家庭的三神器。現代最新版本的三神器是全自動洗脫烘衣機,掃地機器人,洗碗機。雖然都不便宜,但是衡量結省的時間及水費,甚至有時候還可以提升婚姻品質,個人覺得是不錯的投資。如果家裡的另一半不同意,不妨把家電壽命期間的費用用試算表排出來跟現在的方式比較。

讓家裡的另一半成為你可以依靠的夥伴。我一直覺得家庭跟企業在很多方面來看是類似的,需要成員們各司其職才能有效的運轉。我的作法是列印網路上免費提供的一般家事清單,把先生跟我負擔的家事用不同顏色標示,這樣分攤比例就可以ㄧ目瞭然,之後在根據這張清單來討論彼此時間跟金錢的分配。但是壞處是可能會顏色越塗心裡越生氣,但很多事情非一蹴即就,日本男生從小也多半沒有男生也要做家事的概念,需要漸進式的先從先生擅長的開始。或者讓他選擇要出錢還是出人。

善用媽媽友。很多日劇或漫畫對於媽媽友有著比較負面的描寫,但是實際上在育兒,家事情報交換上還有先生不在時的支援上,媽媽友是很有利的後盾。不用擔心交不到可以信賴的媽媽友,世界那麼大,總有一兩個合得來的,只要保持適當的私人距離,還有秉持互惠的原則,還是可以有不錯的關係。

讓同事也變成妳的夥伴。我因為有家庭很少可以參加下班後的活動,但是適時的聯絡感情是需要的。在能力範圍裡面,大概一年二,三次我會找機會買東西給大家吃。例如抓好時間在大家下午肚子正餓的時候送上剛出爐的咖喱麵包,大家就比較容易記得,如果是情人節或聖誕節這種辦公室充滿零食甜點的時候,妳的東西就要比較特別才能讓人家印象深刻。當然最基本的,工作上要讓人家覺得妳的存在對他們是有利的,大家對於偶爾可能因為小孩需要遲到早退或在家工作的時候,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除了最基本的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到之外,對於自己工作的標準要比周遭要求的再高一點,讓人家覺得跟妳共事是件愉快的事情也很重要。如果職場的氣氛真的很不友善到沒有改善的餘地,轉職也是一個辦法,無須做無謂的忍耐。

如果經濟許可的話,適時的家事外包。例如一年只有幾次只有重點式的像廚房或浴室的大掃除外包的話,除了對荷包比較友善,對注重隱私的日本人也比較可以接受。也可以增加一些跟家人相處的時間。

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我從小就嚮往家庭跟事業的平衡。雖然實際上做起來真的很累,不論在公司跟家裡都是高速運轉;中午都是在座位上一邊吃一邊看郵件,接完小孩回到家幾乎就是一直轉來轉去手沒停過。只有吃飯跟洗澡可以稍微坐下超過十分鐘,直到晚上九點自己跟孩子一起倒在床上睡著。有時候半夜兩三點也會起來工作。雖然有時候也會讓我很想放棄這樣的生活,但我還是覺得這是我要的。可能這跟自己的成長背景也有關係,雖然父母都忙於工作讓我的成長過程有時候覺得孤單,但我還是最喜歡我的母親在她職場最順遂的時候,因為那時她看起來是那麼的有自信跟有活力,也直接影響到當時的我。

 

我們每一天都在學習,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或許沒有正確答案,或許是有快樂的媽媽就有快樂的小孩。

1.https://www.jil.go.jp/kokunai/statistics/qa/a07.html#reftbl

2. http://wwwa.cao.go.jp/wlb/government/top/hyouka/k_39/pdf/ss1.pdf

圖片連結